多年生喬木,有關台灣山茶(台灣野生山茶)的記錄,約可追溯至清康熙五十六年間(西元1717年),經縣令周鍾瑄託陳夢林所編篡之「諸羅縣志」中所提到「水沙連內山茶甚夥,味別色綠如松蘿。山谷深峻,性嚴冷,能卻暑消脹。然路險,又畏生番,故漢人不敢入採,又不諳製茶之法。若挾能製武夷諸品者,購土番採而造之,當香味益上矣」,這應是目前已知對台灣野生茶最早具文字記錄的資料。
在清雍正二年(西元1724年),在巡臺御史黃叔璥在其「臺海使槎錄」中記載「水沙連茶,在深山中。眾木蔽虧,霧露濛密,晨曦晚照,總不能及。色綠如松蘿,性極寒,療熱症最效。每年,通事於各番議明入山焙製。」
黃叔璥-臺海使槎錄。記載台灣野生茶
上述可知早期的先民即知道日月潭一帶(水沙連)有台灣山茶的存在。
到了日據時代,1906年及1919年日人森丑之助、松田英二均於今雲林古坑及今屏東霧台採集到台灣山茶的樣本。
在1930年台灣產業調查報告書中也指出「本島中央山脈北自埔里南至潮州轄內一帶三千尺至五千尺之諸脈,有如阿薩姆相同之所謂山茶者原生」(徐英祥 1995)
由前述的史料發現台灣山茶在許久前已被發現,但是一直至1999年茶業改良場經數十年努力成功培育出以台灣山茶為父本,母本為緬甸大葉種(burma)的優良紅茶台茶18號(紅玉),台灣山茶知名度才打開也開始受到重視。
海拔1600公尺原始林中之台灣山茶(台灣野生茶)
推薦相關商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