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新聞公告
咖啡豆漲價別怕!物理學家教你「省豆沖煮法」 風味不打折
[ 2025/4/23 下午 04:19:30 ]

美國賓州大學物理學家發現,巧妙運用流體力學原理,能以更少的咖啡豆沖泡出風味濃郁的手沖咖啡。研究顯示,使用長頸壺並從適當高度注水,可提升萃取效率,既省豆又美味。這項發現源於氣候變遷推高阿拉比卡(Arabica)咖啡豆價格,促使科學家探索節約之道。

據《每日科技網》(scitechdaily)報導,研究刊於《流體物理學》(Physics of Fluids)期刊,賓大文理學院助理教授馬蒂森(Arnold Mathijssen)帶領團隊,結合流體力學與顆粒行為研究,優化咖啡沖泡。他們發現,長頸壺注水的平穩「層流」(laminar flow)能有效攪動咖啡粉,提升風味萃取。

為觀察沖泡細節,團隊以透明矽膠顆粒模擬咖啡粉,置於玻璃濾杯中,搭配雷射光片與高速攝影機,捕捉水流動態。結果顯示,水流引發的「微型雪崩」使顆粒翻滾,增加水與咖啡粉接觸。研究生帕克(Ernest Park)指出,一般水壺難以控制水流方向,無法比擬長頸壺的精準效果。

注水高度也至關重要。研究生楊(Margot Young)解釋,從適當高度注入的水流能增強混合,但過高則因水柱碎裂帶入空氣,反降低效率。團隊以真實咖啡粉驗證,測量總溶解固體(TDS)萃取率,發現慢速注水搭配雪崩效應,能精準調控濃度。粗水流需較高注水點,細水流則因時間拉長,萃取穩定。

這項研究不僅關乎咖啡,更揭示廣泛物理原理。馬蒂森表示,咖啡成為探索流體動力學的絕佳模型。楊補充,此現象類似瀑布侵蝕岩石,馬蒂森則指出,廢水處理與水過濾系統亦受用此理。實驗室其他計畫,如帕克研發磁場清除醫療器材生物膜,與楊研究肺部纖毛渦流,皆與此相呼應。

與此同時,楊則在研究超高速的生物流體現象,運用與咖啡實驗相同的高速攝影設置,來探討微小的肺部纖毛(lung cilia)如何透過產生渦流(vortices)來有效清除吸入的病原體。

馬蒂森總結道:「研究的起點可以很貼近生活,就像一杯咖啡。但透過深入探究,最終卻可能揭示出那些在環境、工業甚至生物醫學等更大尺度上都至關重要的基本運作機制。」